文章标签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7月18号是什么日子(七月十八是“凶日”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29 11:02:35    

七月十八,这个日子在民间历来颇有讲究。

在老一辈的口中,它似乎总带着些许神秘的色彩,让人不禁想要探寻其中的奥秘。

那么,这一日究竟有何特别之处?为何会让人们心生敬畏,甚至有所忌讳呢?

我们先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探寻。在古代,人们对于天文、历法有着深厚的敬畏之心,很多日子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。

七月十八,这一日或许在某些历史文献或民间传说中,与某些重要事件或人物有关,从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七月十八作为处暑前一天,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。处暑意味着炎热即将过去,凉爽即将来临,然而七月十八这一天却暗藏玄机。它被视为 “收日”,这一称呼并非偶然。在古代历法的十二建除中,“收” 既有收获的含义,也有收敛、伏藏之意。古人认为在这一天适合收获成果,但不适宜开启新的事业或做出重大决策。这种观念的形成,与节气变化和阴阳交替的规律紧密相关。

七月十八同时也是 “重日”,地支逢 “巳” 或 “亥” 的日子即为重日。此时阳极之位,阴阳交汇,能量波动较大。在阴阳学说中,这种特殊的节点被认为可能带来吉凶参半的结果。从节气变化的角度来看,处暑时节阳气开始收敛,阴气逐渐增长。七月十八处在这个过渡时期,天地间的气场处于不稳定的状态。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,将这一天赋予了特殊的意义,认为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。

“凶日” 有三不谈。第一,不谈寿。在道教修行中,不谈寿是一种常见的观念。对于修行者而言,他们追求的是超越生死的境界,通过修炼来达到心灵的升华和与道的融合。在这个过程中,年龄变得不再重要,因为修行的目的是忘却自我,看淡生死。他们相信,真正的解脱不在于寿命的长短,而在于心灵的超脱。若过于关注年龄,容易陷入对生命有限性的执着,从而影响修行的心境和进展。

第二,不谈闲俗之事。道教人士主张出家便是脱离红尘,闲俗之事与他们的修行目标背道而驰。在他们眼中,尘世的琐碎事务充满了纷扰和欲望,会干扰内心的平静与专注。既然选择了修行之路,就应当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对道的领悟,不能随意谈论这些闲俗之事,以免被世俗的烦恼所困扰,影响修行的成果。

第三,不谈籍贯。入教之后,众人皆为兄弟,籍贯也就不再重要。相互打听籍贯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地域之分,甚至导致拉帮结派的现象出现,这无疑会破坏教派内部的团结与稳固。道教强调的是共同追求道的真谛,而非基于地域产生的差异和分歧。因此,不谈籍贯有助于维护教派的和谐与统一,使大家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修行。

“凶日”还有 三不拿。第一,不拿别人心爱之物在人际交往中,未经他人同意拿取别人心爱之物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。心爱之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和意义,可能是一段珍贵的回忆、一份深厚的情感寄托。当他人擅自拿走时,会瞬间打破这种情感的连接,使物主感到被侵犯和不被尊重,从而极大地破坏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好关系。

例如,孩子未经允许拿走朋友心爱的玩具,可能会导致朋友的愤怒和疏远;成年人未经同意拿走同事珍视的纪念品,可能会在职场中引发矛盾和冲突。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他人的感情,也给自己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,使他人对自己的品行产生质疑。

第二,不拿不属于自己的贵重物品。贵重物品往往具有较高的价值,拿取不属于自己的贵重物品可能会触犯法律,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。在法律的框架下,盗窃、侵占他人贵重物品是明确的违法行为,将受到法律的制裁。例如,盗窃他人的珠宝首饰、高档电子产品等,不仅会面临刑事处罚,还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。

此外,即使没有构成犯罪,也会引发民事纠纷,需要承担赔偿责任。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财产权益,也让自己陷入困境,失去自由和声誉。第三,不拿公共财物。公共财物是属于集体所有,为大众服务的资源。私自拿取公共财物是一种不道德且违法的行为。公共财物如公园的设施、街道的绿植、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设备等,是为了方便公众的生活和提升公共环境的质量。

如果有人私自拿取,就破坏了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正常使用,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。例如,有人将公园的花卉搬回家中,不仅破坏了公园的美观,也影响了其他游客的观赏体验;有人盗窃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安全设备,会威胁到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全。这种行为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,应当受到谴责和法律的惩处。

“凶日” 有三不动。第一,不动远行之念。七月十八,正值处暑前夕,天气变幻莫测,阴气渐盛。此时,农忙时节正当时,家中农活繁重,需要人力照看。若此时起了远行之念,实在不是明智之举。一方面,这一天的气候条件不稳定,时而暴雨倾盆,时而骄阳似火,路途充满不确定性,极易遭遇各种风险。另一方面,家中的农事若无人打理,必然会影响收成,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。

古人云:“巳不远行财物伏藏”,就是在告诫人们在这样的日子里要安分守己,莫要轻易踏上远行的路途。第二,不动过度运动之心。七月十八仍处于三伏天的尾巴,清晨时分气温较低,湿气较重。此时若过早地进行过度运动,身体极易着凉受寒。而且,此时阳气尚未完全升起,人体的机能尚未完全活跃,若强行进行剧烈运动,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。

过度运动不仅会加重心肺的负担,还可能导致肌肉拉伤、关节损伤等问题。因此,在这一天,应当克制过度运动之心,选择适度的活动来保持身体的活力。第三,不动剪发之念。在古人的观念中,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,应当倍加珍惜。而七月十八这一天,尤其不宜动剪发之念。丁巳日剃头,被认为可能会扰乱体内的阴阳平衡,从而引发身体的不适。

再者,“丁” 与 “疔” 谐音,在古人看来,这一天理发有生疮的风险。尽管这种说法在现代科学看来并无依据,但它反映了古人对身体和自然的敬畏之情。所以,在七月十八这一特殊的日子里,最好不要有剪发的想法。尊重传统,顺应天时,并非盲目迷信,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敬畏和智慧选择。

它能帮助中老年人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,找到一种稳定、平和的生活方式,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,让晚年生活更加幸福、安康。总之,中老年人应重视这些传统忌讳,将其作为生活的指引,以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的顺遂。


相关文章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小旋风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