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标签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南水北调工程的利弊(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分析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11 10:22:14    

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北方缺水的国之重器,然后却不断被国外质疑甚至嘲讽,我们来仔细盘算一下南水北调效益,看下是否必要,国外的质疑是否真的是包藏祸心。

相信大家都听过南水北调工程的来由。1952年10月,毛泽东同志听取有关引江济黄的设想汇报时说:“南方水多,北方水少,如有可能,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。”从此,拉开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大幕。经几十年论证,最终形成了东、中和西三线工程布局,共调水448亿立方米!相当于为干旱的北方再造一条黄河。

南水北调三线工程布局

在外网却遭老外质疑:如此烧钱的工程不值得?甚至有人似是而非的算过一笔账,目前东线和中线现在已经花了5000亿元,一年向北方输水100亿立方米,所以一立方米水成本高达50元,百姓根本负担不起。这绝对是混淆概念,工程花费2000亿元,又不是以后工程每年运行费2000亿元,只是故作迷魂阵而已。

事实上,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反对兴修水利,这是因为他们大工程早在上个世纪已经建设完毕,他们自然不再担心水灾害和水短缺问题,而我们国家本来建设就落后,兴建工程正当其时。美国的北水南调输水线路长900千米,调水总扬程1151米,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。美国已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10多项,主要为灌溉和供水服务,兼顾防洪与发电,年调水总量达200多立方米,除加洲最大的北水南调工程外,其它较重要的调水工程还有:科罗拉多—大汤普森工程、煎锅—阿肯色河工程、中央河谷工程、中部亚利桑那工程等。如果兴修水利影响生态环境、劳民伤财,也没见他们拆除这些工程啊。


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


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广大省份缺水问题,而建造的超大型调水工程,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、投资最多、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工程。该工程始建于2002年,完成于2014年,总耗资5000亿元人民币。建成后东、中、西三条干线总长度4350千米,堪称中国的“第二黄河”。全工程共计惠及人口4.86亿,不仅解决了北方缺水地区人口的基本用水问题,还一度把这些地区的水价砍了下来,堪称全球经典水利工程成功案例。

东线和中线是经济相对发达的胶东、京津冀和河南地区,除工业、供水效益外,还有巨大的生态效益。以北京为例,在南水北调之前,北京等地为了解决用水问题,不得不大量使用地下水,结果造成地下水枯竭,地下水位不断下降,甚至出现地面沉降问题。自南水北调开始输水后,北方居民和工业用水价格并没有出现显著提升,甚至还有所下降,不但让百姓有水用,还能用得起,不再大量开采地下水后,地下水水位也在不断地恢复和抬升。

目前还在论证的西线,一旦完成,那么黄河将会多出170亿立方米的流量,相当于之前黄河总流量的近1/3!西线工程的水源是长江流域上游的通天河、雅砻江和大渡河等水流量丰富。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引水工程,必须凿穿长江与黄河两大河流的分水岭——巴颜喀拉山,如此方能够将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,从根本上提高黄河的流量。西北是地区干旱少雨,像宁夏、甘肃、内蒙古等广大地区,地形平坦,是天然农场;但这些地方有水皆为良田,没水即为戈壁沙漠,如果能引用100亿立方米用于发展农业,就能发展二三千亩耕地,增加粮食产量200亿斤粮食,将极大缓解我国粮食压力,在与西方竞争时,将会更有底气。

相关文章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小旋风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-14